中医频道
  • 资讯
  • 医院
热门推荐
您的位置: 首页 >> 中医频道 >> 中医养生 >> 养生常识 >> 正文

书中会有“养生屋”?

http://zy.qm120.com2009-11-13 11:05:44 来源:全民健康网

关键字:养生常识 抗老 益寿

  美文可以当药使,可以祛除疾病,有时甚至会有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。在《三国演义》中,曹操因为头风病发作而一病不起,袁绍的谋士陈琳的一篇《为袁绍檄豫州文》竟然使他的病痛豁然而解:

  “檄文传至许都,时曹操方患头风,卧病在床。左右将此檄传进,操见之,毛骨悚然,出了一身冷汗,不觉头风顿愈,从床上一跃而起。顾谓曹洪曰:‘此微何人所作?’洪曰:‘闻是陈琳之笔。’操笑曰:‘有文事者,必须以武略济之。陈琳文事虽佳,其如袁绍武略之不足何!’遂聚众谋士商议迎敌。”

  曹操看完檄文后赞不绝口,还令陈琳在大庭广众之前亲自读给他听,病痛此时已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了。

  美文可以祛疾,但如同中药治病一样,也需要“辨证论治”。培根说:“人之才智但有滞碍,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,一如身体百病,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。……如不能辩异,可令读经院哲学,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;如不善求同,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,可令读律师之案卷。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,皆有特效可医。”

  清代学者汪莹在《示儿》中说:“读书能养气,乃为善读书 ”。人的体质有阴阳之分,“善读书”就是要根据自己的体质和心理状况的不同,选择适合自己的书,以此来培养、平衡体内的阴阳之气。

  阳性体质的人大多内热偏盛,容易急躁、冲动,情绪不能安静,因此应该多读一些淡泊、宁静的文章以制约这种阳气过剩的状态,使你的内心归于平静。吟诵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的《陋室铭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:“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。水不在深,有龙则灵。斯是陋室,惟吾德馨。苔痕上阶绿,草色入帘青。谈笑有鸿儒,往来无白丁。可以调素琴,阅金经。无丝竹之乱耳,无案牍之劳形。南阳诸葛庐,西蜀子云亭。孔子云:何陋之有?”另外象诸葛亮的《出师表》,还有一些山水游记类的散文比如《桃花源记》等都可以起到同样的效果。

  阴性体质的人大多惰怠、消极,缺乏,容易坐失良机,因此应该多读一些可以使人精神振作的作品。多诵读豪放派大诗人李白等的诗篇有助于唤起你对生活的热情,比如《将进酒》:“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流到海不复回。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,朝如青丝暮成雪。人生得意须尽欢,莫使金樽空对月。天生我材必有用,千金散尽还复来……”这首诗想象丰富,气势雄浑瑰丽,风格豪迈潇洒,是浪漫主义诗歌的典范之作。其它作品还有苏东坡的《赤壁赋》、岳飞的《满江红》、的《长征》、《沁园春·雪》等读来都是人精神振作、耳目一新。

  养生务必养心,读书可以养胆气。“少思虑以养心气,寡以养肾气,勿妄动以养骨气,戒嗔怒以养怒气,薄滋味以养胃气,省言语以养神气,多读书以养胆气,顺时居以养元气。”清代文人李渔总结了自己一生的经验说:“文字之最豪宕,最风雅,作之最健人脾胃者,莫过填词一种……”他通过写作来保健自己的脾胃,可谓别具心裁的经验之谈。

  俗话说:“三分医,七分养,十分防。”可见养生的重要性。在很多人的意识里只有老人才需要养生,其实不然,养生是条漫长的路,越早走上这条路,受益越多。[[了解更多中医养生常识请进入:中医养生]]

本文来源:全民健康网 编辑:wuya
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
网友关心话题
{/cms:showcontent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