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季怕冷女性的养生调理
佚名
http://zy.qm120.com2014-12-21 10:19:39 来源:全民健康网
女性养生:温暖过冬
自测:你是否怕冷?
1. 背部常感寒冷,经常感冒,尤其是在冬天。
2. 手足冰凉,尤其是小手指和无名指犹感寒冷,甚至睡到天亮时,手足才稍有暖意。
3. 胃脘部常常感觉冷痛,很容易出现腹泻,而且喜欢喝热水、喜食烫食。
4. 年纪轻轻就尿频。
5. 小腹部经常隐隐冷痛,热敷时可以得到缓解,经期延后、量不多。
6. 如果具备了以上5点中的任意一点,就说明你已经属于阳虚,是地地道道的怕冷一族。
怕冷原因:
有资料显示:大约54℅的女性都有身体发冷的现象。每到秋冬季,总有大批的女性会因为手足冰凉、腰寒、腹痛而到医院就诊。
为何女性在冬天容易出现怕冷症状呢?中医认为,春夏属阳,秋冬属阴,冬天为阴中之阴,寒气逼人,更容易损伤人体的阳气。而女性也属阴,体质上多气血衰弱,加之夏季过多摄入寒凉食物损伤了阳气,因此,本身就阳虚的女性在冬天出现怕冷症状,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教您如何对症下药!
【手足冰凉】
一到冬天,即使不停喝热水,穿再多衣服,冰凉的手脚还是会让她全身跟着一起发冷。
中医解读:心阳不足
中医认为“心主温熙”,心阳不足会使血气运行缓慢,不能温达四末,因而心阳不足的人,更容易觉得手足冰凉。此外,心阳不足的人,还常常会出现胸痛、舌淡、苔白滑。因为心主胸中,心阳不足,胸中中气运转无力,就会胸闷、胸痛。大致来说,脑力劳动者要比体力劳动这更容出现手脚冰凉。
驱赶良方
1、每晚睡前饮1杯红葡萄酒。红葡萄酒中的多酚等物质对增强心脏活力有特别的作用。中医又认为“酒能行气血”,因而睡前饮1杯(30-50毫升)红葡萄酒,既可以治疗手足冰凉,还可以帮助提高睡眠质量。
2、按揉阳池穴。阳池穴在手背腕横纹的中央点上。按压的方法可以自行选择,但比较好两首交替按压,各以一手中指在另一手的穴位上。也可以以此穴为中心,互相搓擦两只手的手背,手背摩擦生热的同时,阳池穴也会受到刺激,从而达到温暖全身的作用。
3、人参枸杞汤。人参、枸杞各5钱,加入1500毫升的水,用大火煮滚后,再用小火煮15-20分钟,即可饮用。
4、睡前浴脚,按压足部。每晚睡前,用热水浴脚10分钟左右。然后,可以不考虑什么穴位或反射区,只要按压足部即可;也可以借助拳头或瓶子轻轻敲打足底。
5、多补充维生素e。维生素e可扩张末梢血管,对于促进末梢血液循环很有帮助,但维生素e的效果较缓慢,须持续3个月才可见效。
【背部生寒】
早早穿上羽绒背心,看着别人穿着轻薄的毛衫倍显苗条,但背冷的痛楚还是把自己包裹严实,经常感冒。
中医解读:卫阳不足
背部为人体之阳面,足太阳经脉从头走足,行于人体的背部。而“太阳为人身之藩篱,主肌表,外邪侵袭,大多从太阳而入”,所以,如果保卫人体阳气的卫阳不足,就会常常感到背部发冷,抵御外邪的力量减弱,就会经常感冒就会经常感冒。而且,如果卫阳不足,就会使内在的阴津不能自守,还会出现“自汗出”,也就是说,不仅怕冷,而且还经常手足出汗。
驱寒良方
1、姜茶饮。每天早晨起床后,切两片生姜放入茶杯,加开水冲饮,也可加入一些枸杞。直至味淡,弃去生姜。
2、按揉合谷、肺俞穴。两手虎握,大拇指末节对着另一手虎口的边缘,弯曲大拇指,指尖落在手背处,就是合谷穴,闲暇时交替按揉30-50下;肺俞穴在背部两个肩胛骨内上角,平行于第3胸椎棘突下,在脊柱2指旁边的位置。如果自己不方便按揉肺俞穴,可以用按棒来轻轻按揉。
3、玉屏风散。这是来源于《世医得效方》的名方,简单易行,而且有效。蜜炙黄芷12克,白术12克,防风6克,再加大枣1枚。水煎成200毫升,趁热饮下去。也可以用这3样药材泡水经常饮用(黄芷3克,白术3克,防风1.5克)。不仅能改善背部发冷,对容易感冒的人也特别有效。
【胃痛腹泻】
吃什么东西都需要吃热的,如果不吃热食,就会经常胃痛、拉肚子。
中医解读:脾阳不足
中医认为,脾胃同居中央,脾胃往往并称。
驱赶良方
1、杜绝冷热食物一起吃。否则,久而久之就会造成胃寒湿;保持饮食规律,调节好压力也很重要。
2、当归生姜羊肉汤。当归30克,羊肉500克,生姜30克。将羊肉、当归、生姜均洗净,放入砂锅中,加料酒、清水适量,煮至羊肉熟烂,调味即可吃肉喝汤。这个汤收载于医圣张仲景的《伤寒论》中,具有温阳散寒养血的功效,而且方便制作,适合女性经常食用。
3、红糖小米粥。小米50克,红糖50克。小米加水适量,熬至米烂粥成,调入红糖即可。小米、即黍米,性温,补脾胃。《本草纲目》载:治反胃热痢,益丹田、补虚损、开肠胃;加红糖更能补益气血。
4、芡实粥。芡实米(鸡头米)150克,糯米150克。新鲜的芡实捣烂如膏,陈年的芡实研如粉状。糯米洗净,同煮。
5、中成药理中丸。白天服3次,服药后,尽量饮1小碗热粥,以助药力;夜晚睡觉前1次。服1-3个月可以改善消化不良、腹泻的状况。
6、摩腹。将两手掌搓热,以肚脐为圆心,逆时针方向按摩,直到腹部感到温热。每天两次。摩腹时也可以着重按揉一下肚脐中央——中医里的神阙穴,经常按摩可以培元固本,增强人体的免疫力。如果有时间,用艾炙炙一下神阙穴,效果更好。
7、砂仁牛肉。牛肉、砂仁、陈皮、生姜,调味料适量,牛肉洗净切大块,沸水氽,去血水,与砂仁、陈皮、生姜、桂皮、葱等加水共炖至熟烂。
【小腹冷痛】
“大姨妈”没有如约而至,小腹还隐隐作痛,经常去医院“解除警报”。
中医解读:肾阳不足
肾阳为一身之阳,就像人体内的一团火,温煦、照耀着全身。一般而言,肾阳虚的人,全身的机能都会低下,并且体寒。对于女性而言,由于易于阳虚,就更要顾护肾阳,才能永葆青春。
驱寒良方
1、炒核桃仁。核桃仁10克,炒香嚼食。有补肾温肺、润肠通便的作用。核桃仁一定要炒后嚼食,这是因为核桃仁炒后增加其温补的特征。
2、按摩关元穴。关元穴在肚脐下3寸,即1手掌的宽度。一般来说,女性的小腹部都有较厚的脂肪。因而,按压关元穴时,不妨力度稍微大一些,时间长一些。每次10-15分钟,每日1-2次。
3、金匮肾气丸。中成药金匮肾气丸,为中医传统的补益肾阳的药物。有水丸,也有蜜丸。一般认为,蜜丸的补力强于水丸,也可以向中医师咨询后服用。
4、多运动+好心情。久坐或久站的人,必须重视工间操,多做运动,以加强血液循环。另外,精神压力过大、过度紧张也是寒症的高发人群,注意调节情绪。
5、鹿茸酒。鹿茸酒可以壮肾阳,益精血,强筋骨,调冲任。可以用鹿茸30克,泡在500毫升的黄酒中,3个月后饮用,每次10-15毫升。鹿茸片可以在药店或医院买到。
tips:
10种食物补充阳气
鹿肉:是过去皇家的御用保健食品。鹿肉属纯阳之物,有壮阳温肾、生精益血、强筋补髓之功效。鹿肉可强五脏、调血脉,对身体羸弱的人有益,而且鹿肉脂肪含量少。
羊肉:中医认为羊肉性温味甘,能够温胃暖肾,补养气血,适合手足不温、胃寒乏力者食用。但不宜和南瓜、中药的半夏、菖蒲同时食用。
鳝鱼:鳝鱼性温,入脾肾经,能够温阳健脾、滋补肝肾,是虚寒人士的进补佳品。
生姜:能够温通经脉,温暖脾肺,尤其适合阳虚肩背部寒冷的人食用。
肉桂:药食两用的调味品,善补命门之阳气,能够鼓舞气血生长,运化阳气,尤其适合兼有气血不足而导致的痛经、月经不调的女性食用。但阴虚火旺、血热、孕妇都不能食用。
小茴香:也是一种药食两用的调味品,含有茴香脑等多种挥发油。与肉桂相比,更偏于暖胃,适合阳虚胃寒的人食用。
韭菜:是温补肾阳的保健蔬菜,而且富含植物纤维,可以帮助排便。但是,经常消化不良的人要少食用。
核桃仁:核桃味甘性温,入肾、肺、大肠经;可补肾、固精强腰、温肺定喘、润肠通便。适合阳虚兼有便秘的人食用。核桃粥是用等量的核桃仁和粳米熬成的,不仅可口,更能养颜。
桂圆:有滋补安神、养血壮阳、益脾开胃、润肤美容的功效。桂圆的糖分含量很高,且含有能被人体直接吸收的葡萄糖,阳虚体弱、贫血、睡眠不安者,经常吃些桂圆很有补益。
红糖:红糖性温,明朝李时珍撰著的《本草纲目》中,有红糖能“和脾缓肝”、“补血、活血、通瘀、排恶露”之说。红糖的好处在于“温而补之,温而通之,温而散之”,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温补,尤其适合女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