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频道
  • 资讯
  • 医院
热门推荐
您的位置: 首页 >> 中医频道 >> 中医诊疗 >> 针灸推拿 >> 正文

中医调卫健脑针法治疗失眠

http://zy.qm120.com2009-11-19 10:08:25 来源:全民健康网

关键字:针灸推拿 中医 针灸

  技术操作方法

  一、器械准备

  1.材料特性、性能:针具要求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不锈钢针灸针,针体挺直滑利,能耐高热、防锈,不易被化学物品腐蚀。

  2.型号:直径为0.35毫米,长度为1寸、1.5寸、2寸。

  3.产地:苏州华佗牌针灸针,或陕西三元牌针灸针。

  二、详细操作步骤

  1.:让患者取俯卧位或坐位。

  2.选取穴位:①百会:在头部,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;②四神聪:在头部,当百会前后左右各1寸,共4穴;③申脉:在足外踝部,外踝直下方凹陷中;④照海:在足内侧,内踝尖下方凹陷处。⑤耳神门:在三角窝后1/3的上部,即三角窝4区;⑥缘中:在对耳屏游离缘上,对屏尖与轮屏切迹的中点处。

  3.消毒:选好针刺穴位后,用酒精和碘酊进行严格消毒。

  4.进针:用右手拇、示、中三指持l寸毫针,在百会、四神聪平刺进针0.5寸,快速捻转1分钟,局部产生酸胀感,针尖朝向百会穴;用1.5寸毫针在申脉、照海穴直刺1寸,行捻转手法1分钟,局部产生酸胀沉感,留针40分钟,其间行针2次。

  5.起针后,将王不留子放在0.5厘米×0.5厘米的胶布上,贴压在耳神门、缘中穴,出现刺痛感,以耳郭发红、发胀、发热为度。并嘱患者每天按压2次,每次按压15分钟,以耳郭发热为度。

  6.配穴:肝阳上扰加太冲(双侧),心肾不交加太溪(双侧),心脾亏虚加神门(双侧),脾胃不和加足三里(双侧)。太冲在足背,当第一、二指间,指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;太溪在足内侧内踝后方,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;神门在腕部,腕掌侧横纹尺侧端,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;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,当犊鼻下3寸,距胫骨前缘1横指(中指)。

  三、治疗时间及疗程

  每天针灸1次,每次取7个穴位(取双侧,左右对称),5天为1个疗程。休息2天后,继续第2个疗程的治疗,连续治疗3个疗程。

  四、关键技术环节

  1.针刺治疗的时间选择在下午。

  2.针刺得气程度要合理掌握,以持续而和缓的得气,针感不宜太强,也不能太弱。

  3.耳压一定要有发热、发胀的感觉。

  俗话说:“三分医,七分养,十分防。”可见养生的重要性。在很多人的意识里只有老人才需要养生,其实不然,养生是条漫长的路,越早走上这条路,受益越多。[[了解更多中医养生常识请进入:中医养生]]

本文来源:全民健康网 编辑:wuya
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
网友关心话题
{/cms:showcontent}